【中医养生】遗精不仅仅是因为肾虚-性爱技巧



 对于男同志来说,遗精是比较常见 的现象,“十男九消”嘛。提到遗精,人们就会联想到肾虚,其实这是不全面的。
大家先来听个故事,是元代名医朱 丹溪治病的故事。当时有一个名叫郑叔鲁的学子,二十多岁,为了考取功名日夜勤奋读书,经常夜读到四更天。突然他得了一种怪病,只要夜间盖被子就会遗精,掀开就什么事也没有,但不盖被子又睡不好觉。没几天,郑叔鲁就受不了了,神情疲惫,饮食也日渐减少。朱丹溪问过情况后告诉他说:“你这是读书过于用心,心火和肝火太旺,再加上晚上睡不好觉,血不归肝,肾水不足,导致精关不固。你又正值青春,晚上睡觉时玉茎着物,就容易做春梦,发生遗精也是可以理解的。”于是,朱丹溪给他开了几服药,“上补心安神,中调脾胃升举其阳,下用益精、生阴、固阳之剂”,不到三个月郑叔鲁的病就好了。
或许有人会问,“肾为藏精之所”, 朱丹溪为什么要“上补心安神,中调脾胃升举其阳”呢?这才是朱丹溪的高明之处:肾虽然是藏精之所,但其精却源于脾胃,饮食生化而输于肾;心藏神,劳神则伤心,心伤则失交于肾,心肾不交,精关失控而遗精。
朱丹溪的疗法也是中医整体观的最 好说明。中医认为,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遗精不离肾,当责之于五脏(肝、肾、心、脾、肺),五脏的劳累都可引起精关不固。
关于遗精的整体辨证,明代的张介 宾在《景岳全书》中作了最为完善的论述,翻译过来就是:“如果是因为暗恋异性发生梦遗,则是精神方面的因素,其病因在心;如果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发生梦遗,则是精失其位,病因在肾;如果是因为身体劳顿而梦遗者,则是因为肝脾气弱,力不从心;如果是因为脑力劳动过度而发生遗精的,则是中气不足,心脾虚陷;如果是因受暑、湿、火等邪气而发生遗精的,则是因为肝肾之火不能清除;如果是经常性地遗精不止,则是因为下元虚弱,肝肾虚弱,精关不固。”
可见,遗精不仅仅是肾虚,而是人 体五脏超负荷的重要信号。因此,在辨证治疗中,要针对脏腑病变的孰轻孰重选择用药,分别采取温肾、健脾、疏肝、养心、清肺之法,不能一味地补肾。



警告:如果您未滿18歲或您當地法律許可之法定年齡、或是對情色反感或是衛道人士建議您離開本站! 本站歸類為限制級、限定為成年者已具有完整行為能力且願接受本站內影音內容、及各項條款之網友才可瀏覽,未滿18歲謝絕進入。 本站已遵照「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」進行分類,如有家長發現未成年兒童/少年瀏覽此站、請按照此方法過濾本站內容 >>『網站分級制度』

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